端午之后,阳气越发充足,但是有的孩子反而表现出现“阳虚”的症状,比之前更容易感冒,鼻炎也时不时被诱发出来。
孩子的身体就像是井水,阳气漂浮在表面,表面摸着是热的,越往里去越寒,而且这时候伤阳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。
一来是空调的冷风,孩子在空调房里就喷嚏不断;二来是各种寒凉的冷饮、水果、等,进一步伤脾阳;最后就是孩子动的少了,也不愿意晒太阳,阳气会更少。
所以更要趁入伏之前,帮孩子养一个月,养好阳气,以便入伏之后更好的“利用”阳气。
我的门诊案例
之前门诊上来过一个8岁孩子,瘦瘦小小的,鼻炎已经三年了,还因为腺样体肥大,堵塞严重,已经做过一次手术了,可是做完手术没多久,孩子又开始打喷嚏流白鼻涕,晚上鼻子堵的睡不着,还经常性用嘴呼吸。
孩子也不咋爱吃饭,但是尤其爱喝饮料,这一到夏天出汗可多,老师因为她还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,不是说孩子肚子疼就是耳朵痒的。
看孩子眼下发黑,加上家长说的就是个过敏体质。给孩子把脉的时候小手冰凉冰凉的,脉象虚。一看舌头,舌质偏淡,舌面水滑,一看体内湿气就不少。
孩子湿气重,就会影响阳气的生发,要想治疗好孩子的鼻炎,需要烘干体内的寒湿,补足身体的阳气,稳住了中焦,鼻炎自然就会消失。
开方:小建中汤加减(桂枝、炙甘草、大枣、白芍、生姜、饴糖、防风、银柴胡、乌梅、五味子等),口味甘甜,非常适合小孩子。
(特别说明:中医是一人一方,需要辨证配伍,划定用量。每个人病因不同,病程不同,用方用量都不同。)
饴糖甘温质润,温养脾胃,桂枝温阳散寒,芍药养阴敛营,生姜温胃散寒,大枣补脾益胃,甘草调和药性,诸药合用可以补中益气,调和脾胃。
大概一周后,孩子家长就给我反馈,孩子鼻子舒服多了,这几天没有鼻子堵的现象了,晚上睡的可踏实了,也没有肚子疼和耳朵痒的情况了。
调理一个多月,孩子再来的时候,活蹦乱跳的,家长也说孩子最近身体好多了,还常领着出去走走,孩子打喷嚏、流清涕的症状已经没有了,我摸了孩子脉,孩子的小手已经暖和和的了,舌色淡红鲜明的,舌质滋润。看来孩子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。
治疗这个孩子的思路就是烘干孩子肺里的寒湿,补充体内的阳气,同时补脾胃,从内而外的增强孩子的体质,这样再厉害的寒邪,孩子也能抵抗的住,鼻炎就不会复发了。
中医有说,背为阳,腹为阴,背上有一条督脉,就像是地铁一号线一样,贯穿整个城市,督脉也被称作“阳脉之海”,人体六条阳经的阳气最终都要汇聚督脉中。
三伏天晒背可以将阳气最大化的注入身体中,进行祛湿排寒。晒背需要注意这些:
1、晒背尽量晒到屁股,也可以适当晒晒肚脐;
2、晒背的时间最好是早上9:30之前,或者是下午5:30之后,一次15-30分钟即可;
3、最好是到户外晒,太阳光可以直射,如果不方便的话,可以在阳台晒,把孩子脸盖上,防止晒黑。
适宜人群:体质阳虚、湿气重,表现为畏寒怕冷、易生病、精神不振、舌有齿痕、舌苔厚腻的人适合晒。
股票配资中心,炒股网站,股票如何做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